这是一个崇尚个性的年代,所以无论是复古或夸张的穿着,亦或是特立独行的行为艺术等,在年轻人眼中都已不再是怪异的代名词。整个社会也逐渐开始进入了一个突出个性化、人性化,甚至是定制化的时期,各行各业的产品设计也都开始从“全才”向“专才”转移。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生活方式引导者的电子产品则首当其冲。而游戏外设,作为年轻人喜闻乐见的休闲娱乐方式所必备的工具,则更是个性化产品的聚集区。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各种将个性化概念发挥到极致,甚至可称之为特立独行的游戏外设产品,它们或成为了经典,或成为了败笔,但都在游戏外设的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在游戏外设的历史上,总有那么一些产品,它们或许没能在市场上热卖,在销量上或许也没有特别好看的数字。但是,这些产品从诞生之初就以一种特立独行的姿态傲视群雄,并在属于它们的那个时代引起了游戏发烧友们的广泛关注。这些产品,我们通常将其称为很有个性的游戏外设。说得好听点,是张扬,说得中庸一点,你也可以将其视为“异端”。至少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它们就是独一无二的异类产品。接下来,就让我们冲上一杯咖啡,一起去品味一下历史以及现存的那些,对游戏外设行业有着深远影响的个性产品。
特异指数 ★★★★☆
经典指数 ★★★★☆
诞生之初就以蛇头造型,类似“锅铲”一样的外观吸引了大多数游戏玩家的眼球。而Razer Boomslang以当时来说远超时代的高CPI参数设计使它傲视所有机械滚轮型游戏鼠标。而之后的版本更是把性能参数提高到了当时看来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一时间关于它的话题讨论热烈程度达到了巅峰。不过平心而论,这个系列的鼠标除了造型夸张性能彪悍之外,实用性却不是很高。首先,它的仿生学外形导致它的握感很差,握起来很不舒服。其次,虽然CPI高到离谱,但是诸如丢帧等游戏鼠标的基本要求却一直无法解决。所以这个系列的产品除了2007年复刻的版本之外,基本只适合当做鼠标收藏爱好者的藏品,并不适合拿来玩游戏。
特异指数 ★★★
经典指数 ★★★★☆
Razer在Boomslang系列之后走入了低谷,并由初的德国企业变成了美国企业,终又出售给现在的新加坡老板。而正是这个新加坡人出色的经营能力,使得Razer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成为了目前游戏外设领域数一数二的巨无霸。纵观Razer的崛起,Diamondback响尾蛇系列可以说是居功至伟。因为在经历了转型之初第一款产品Viper鼠标的挫折之后,正是响尾蛇系列以划时代的1600CPI以及延续了仿生学外观,但无论握感还是游戏性能都远超Boomslang系列的出色表现,一举将Razer送入了顶级外设厂商的行列。这款产品在今天看来它的完成度依然极高,全透明+绚丽灯光的外观设计奠定了Razer“灯厂”的江湖地位。而其有别于同时期罗技、微软的灵活型游戏手感,则为之后RTS类游戏鼠标的特点制定了经典的行业标准。因此,无论是外观,还是性能,Diamondback响尾蛇都足以被称为特立独行的经典产品。
特异指数 ★★★★
经典指数 ★★★★
说实话,还是有许多人觉得类似Razer那伽梵蛇这种造型夸张的多按键鼠标是一种鸡肋,或者说华而不实。但不得不说,在适应之后,它们的性能还是很强大的。早期的那伽梵蛇除了外观延续了仿生学精髓,以及侧面设置了多达12个按键的特色之外,其它的特色并不突出。不过之后的升级版则在各方面获得了显著的提升,可以说是一款完成度极高的产品。尤其是提供多达三种侧面外壳以适应不同握法的设计博得了一致好评。它也让多按键鼠标真正地被玩家所认可和接受。而之后的六芒星则将原本12个侧面按键的设计进行简化,简化后的6键设置更精炼,并且也更适合新类型游戏的需求。
特异指数 ★★★★★
经典指数 ★★
变形金刚系游戏鼠标,专门指采用类似电影版变形金刚中的机器人外形结构的个性化设计产品。如果单纯以外观而论,这种产品造型棱角分明,机械感和科技感十足。并且做工精良,手感厚重扎实,完全可以将其当做一个工业设计出类拔萃的工艺品来进行欣赏。
赛钛客的R.A.T系列可以说是这种设计的鼻祖,或者至少也是潮流的引领者。无论是略显简单的R.A.T 3还是之后渐入佳境的R.A.T 7以及顶级旗舰R.A.T 9都把这种机械感以及科技感并重的设计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它们真的很不实用。作为一个定位为游戏鼠标的产品,生硬的握感、笨重的体积以及许多华而不实的功能都限制了它们在游戏领域的发挥,结果绝大部分的消费者只能将其当做办公鼠标来用。这也导致它们诞生以来,始终在游戏圈叫好不叫座。毕竟,鼠标是拿来用的,而不仅仅是作为饰品摆着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