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提到华为,你会想到什么?通信技术大拿、世界500强企业、“爵士人生”、民族骄傲、国产手机高端化的先锋……但应该不会想到它是一家个人电脑制造商吧?
这一切随着华为品牌旗下首款个人商用笔记本电脑—MateBook的发布而有所改变。这款笔记本虽然今年年初便已在海外发布,但国内正式上市还是6月份左右的事儿。而当你看到了它可能会觉得:“这不就是一款Windows平板加了个Dock键盘吗?”MateBook这位“新同学”哪儿来的自信强调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身份并在早已是红海的笔记本电脑市场里分一杯羹?带着这样的疑问,加上几分好奇心,我们对MateBook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体验。
就像对待课堂上的新同学、公司里的新同事一样,如果你认为“新来的”好欺负那就显得太浅薄了。同样的道理,认为华为的第一款笔记本会粗制滥造、品质一般的人(比如没见过真机之前的笔者)要改变看法了。因为上手之后你会发现,MateBook延续了华为的高端化路线(如Mate和P系列手机),在手感、卖相方面属精品之作。
在手机产品上,华为手机在工业设计方面已经达到了一线水准,尤其是主打高端商务市场的Mate系列和P系列。对于商务人士喜好和习惯华为想必是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体现在了MateBook身上。首先,它采用了相对更新潮一些的平板、笔记本二合一式机身结构,整个背部采用质感很好的铝镁合金材质键盘同时机身可快速分离。这样做的好处是机身形态和应用场景更丰富多变,同时640克(机身)、1156克(机身连同键盘外套)的重量也十分便携—放在提包内,感觉跟带了一个常见PAD差不多。环保聚氨酯合成皮革制成的皮套,触感比较细腻而且会比真皮耐磨,除了本次体验的棕色皮套,还有棕色和橙色可选以满足不同用户喜好。掀开皮套之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块3:2比例的12英寸触控屏幕,屏幕边框采用8.5毫米窄边框设计,屏幕高达85%NTSC色域的是高于iPad Pro、Surface屏幕约70%的NTSC色域的。此外,高达400nit的高亮度也非常出色,因而整块屏幕在亮度全开的设定下,显示的效果相当通透,比如在亮屏时的一瞬间或打开图片、视频的时候,十分“吸睛”。然而,2160×1440的高分辨率虽然不错,但Windows系统在高分辨率下的“渣优化”依然存在,具体表现为屏幕上显示的字体在放大到150%左右比例时出现的模糊或者锯齿感(不放大的情况下字体在这个尺寸的屏幕上观感会偏小)……当然,这不能怪MateBook,只能希望接下来的Windows系统更新能够解决这一全平台通病。
在结构上,机身和键盘通过磁力吸附连接在一起,吸力非常大,使用的时候基本不用担心会突然脱落或者松垮垮的。MateBook搭载的巧克力键帽采用人体工学设计,贴合手指,键程1.5毫米,压力力度60克,可有效防止误触、提高舒适度和盲打率;而且具备防泼溅和过流保护技术,不小心碰倒了水杯也不用怕键盘“阵亡”。此外键盘还支持亮度五级可调(快捷键F3/F4)的背光,而且实测在暗光环境下会自动开启(除非手动关闭)而在亮光直射环境下能自动关闭以节省电力,这一个设计既智能又实用。至于键盘手感,由于采用超薄设计,自然不能过分苛求,但从笔者主观体验来看,MateBook的键盘手感在这个厚度的键盘当中确实属于一流。
屏幕边框设计得比较窄的好处是外观更靓丽,不足之处是平板模式下手持可能会引起误触。
背面为一体成型的铝镁合金材质
合上皮套,拿在手上感觉跟拿着一个普通的PAD一样,十分轻松便携;同时外形也比较简约时尚,对于商务人士或一般用户而言都是拿得出手的。
在结构设计上,键盘采用了双层防水导电薄膜、绝缘层隔离保护等,能有效防止进水后马上对键盘的电路进行接触;而主机对于键盘接口采用了过流保护技术,当键盘进水引起短路导致电流值超过阈值时,主机会自动关闭对键盘的输出电流,从而避免对主机造成损伤。
本来MateBook的配件还有一根集手写笔、激光笔、翻页器一体式的“神器”MatePen,但遗憾的是我们收到机型并未配备,因此无法谈论使用感受。但MateBook的体验并不会因此而失色,因为标配的那个具有多种接口和插槽的扩展坞令人过目不忘。用过苹果12英寸MacBook的人想必对其机身仅有一个接口的设计颇有微词,要使用USB设备、外接视频输出必须得通过接价格不菲的扩展坞,而用户由于不同需求往往需要购买两到三个扩展坞以备不时之需……在华为MateBook身上接口也是十分稀少,除了3.5毫米耳机接口和底部的键盘专用Dock接口外,就只剩一个Type-c接口了。然而大可不必担心,也无需购买昂贵的各种转接器,因为MateBook标配了一个接口齐全的扩展坞,上面有2个标准USB 3.0接口(还贴心标注了0.5A和0.9A两种电流规格)以及HDMI接口、VGA接口、LAN网线接口各1个。这样的接口配备已经涵盖了大部分常见的应用场景,无论是连接投影仪、优盘还是临时给自己的移动设备进行充电都可以满足需求。嫌包里放着一个硬邦邦的带线扩展坞不够优雅?MateBook的设计师也想到了这一点,专门量身定做了一个眼镜盒大小的皮质收纳装置,与整机风格高度一致且观感不错;不仅如此,收纳了小巧的USB Type-C转Micro-USB转接线、Micro-USB转USB转接器,如果你只是单纯的想连接一个标准USB接口的优盘传输文件,那么这两个小东西可以解决。
按下开机按钮后,用户可能会面临输入密码或者刷指纹登陆系统这一步骤,由于并未搭载RealSense 3D摄像头,因此MateBook并不支持快速“刷脸”登录。在指纹识别方面,MateBook位于侧面的指纹识别模块在笔记本业内堪称独树一帜,还支持熄屏状态下解锁设备和不同指纹登陆不同账号功能,同时识别和解锁速度几乎在瞬间完成。但Winwows系统的指纹识别录入相对繁琐,需要经历先设置密码再设置PIN码的过程才可以录入指纹。如果厂家可以提供录入指纹的快捷程序,无疑是一个加分项。而在内置软件方面,MateBook的系统比较纯净,除了MateTrans、MateBook助手(内含使用说明书及在线客服模块)、SketchBook三大功能性APP外,没有别的预装软件。MateTrans可实现与安卓手机之间实现文档的无缝传输、一键连接手机个人热点(消耗手机SIM卡流量)供MateBook上网。可惜笔者手头没有华为P9、Mate8等手机,手头其它品牌的安卓手机又无法与MateTrans正常连接,只得放弃体验;同样无法体验的是借助MatePen与屏幕结合带来的2048级压感效果在SketchBook上的绘画、原笔迹书写效果。
扩展坞是MateBook的一大亮点,兼具收纳性、美观性和实用性。
侧面的指纹识别模块在业内堪称独树一帜,还支持熄屏状态下解锁设备和不同指纹登陆不同账号功能。但Winwows系统的指纹识别录入相对繁琐,如果厂家可以提供录入指纹的快捷程序,无疑是一个加分项。
嫌包里放着一个硬邦邦的带线扩展坞不够优雅?MateBook的设计师也想到了这一点,专门量身定做了一个眼镜盒大小的皮质收纳装置
前置500万像素摄像头实拍效果,应对高清视频会议不在话下。
从前面的体验和观察来看来看,MateBook在互联、商务办公方面是做好了充足准备的,那么作为一款电脑,它的性能怎么样?电池续航能力能满足商务人士出差需求吗?
性能显然不是华为MateBook的强项,但对于商务人士而言,MateBook的性能想必是够用的—不错的磁盘性能、足以硬解4K高码率视频的影音播放能力、流畅的Windows 10系统体验。笔者甚至尝试用这台MateBook玩了两把《英雄联盟》,在1080p分辨率、中等画质下获得了46fps的平均帧速率。续航实际体验方面,笔者带着充满了电的MateBook出差2天,飞机上看视频约2小时、酒店里写稿子约2小时,收发邮件和照片处理若干。回家从包里拿出来才发现……先前忘了带充电器,但此时还有15%的电量。算下来,MateBook应对我这种间歇性使用的情况估计能达到6-7个小时续航能力,应对短时间商旅还是绰绰有余的。
硬解播放一段码率为60Mbps的4K视频,处理器占用率仅为5%左右。
双通道DDR3 1866内存性能实测
体验的这款MateBook使用一块来自闪迪的X300 SSD(编号SD7SN6S256G1027),采用M.2 2280规格、Marvell 88SS9190主控制器、东芝19nm TLC 256GB NAND闪存,从跑分来看达到了SATA 6Gbps接口产品的较高水准。
经过Prime95软件模拟处理器满载状态拷机30分钟后,处理器核心温度为57℃左右,而机身正面、背面高温度分别为39.6℃、43.2℃(中上部),发热表现可圈可点—毕竟这基本上可以认为是该机日常运行所能到达的极限温度了,日常使用就算是将机身拿在手上也不会有恼人热感。
回到开篇的问题,可以说MateBook不仅是一款加了Dock键盘的Windows平板那么简单;对于很多传统的PC厂商,MateBook在很多细节上就是体现得不一样,他身上体现出来的各种微创新元素想必是不少用户和英特尔、微软这样的上游厂商梦寐以求的。而MateBook屹立于笔记本之林的自信来自华为终端方面长久以来对于商业用户、手机用户诉求的深入了解。对于华为自己而言,通过MateBook及其后续PC产品打通从手机至桌面的全场景覆盖模式或许也是发展的节奏。
在本文截稿之前,笔者有一位朋友发来消息问道:“想买个笔记本,要轻便好看,想在公司里或出差的时候使用,预算5000元以内有什么推荐?”笔者向他推荐了华为MateBook。要知道,MateBook搭载Core M3处理器、4GB内存、128GB SSD的入门级性能机型只需要4988元,而功能和设计却不打折扣。而如果对性能有更高需求的朋友,不妨考虑本次我们体验的这台售价7388元的性能全面提升版。在拥有充足预算的前提下,对于这样一款性能够用、做工优秀、功能有亮点、入手门槛不高的新生代机型,为什么不试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