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VR 热火自然烧进了国内,不过国内VR 市场都有哪些玩家?大致来说,国内做VR 的公司可分为四大阵营:一是智能手机厂商,大多从硬件布局;二是视频网站,大多从软件和内容层面切入;三是互联网巨头公司,大多想成为一个平台;四是创业公司。整体来看,除了国内手机厂商HTC,其他传统的互联网巨头如BAT 等在初期也只是处于观望、试水阶段,而真正专注于VR行业的则是新兴的创业公司。
不过自2015 年以来,国内参与到VR 领域的企业大幅增加,目前涉足VR 行业的公司已经超过上百家,还不包括一些投资商。就市场规模而言,数据显示,2015 年国内VR 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5.4 亿元,预计2016 年将达到56.6 亿元,2017 年我国仅沉浸式VR 设备的市场规模将高于20 亿元,2020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550 亿元。真的有那么火吗?综合目前了解的情况,我们接下来分别从VR 设备、VR 内容等几个方面对国内部分VR厂商及产品做一下简单的梳理。
据艾瑞初步测算,预计2020年国内VR设备出货量820万台,用户量超过2500万人。
目前国内出现了不少VR创业公司,涉及VR设备、内容制作(游戏、视频等)、发布平台等,大量的VR设备向消费级市场拓展。
事实上,输入及显示设备共同构成了VR 体验方案,VR 设备方面大概可分成显示和输入设备、拍摄设备、软件工具等几方面,但现在很多显示设备也包含了相应的输入设备,分类相对复杂,所以我们将VR设备单独分类。目前,国内的VR 设备基本分为PC 端VR 设备、手机端VR 设备以及一体机VR 设备。
1、 PC 端VR 设备
这类VR 设备的代表产品主要有3Glasses、上海乐相科技的游戏狂人和大朋头盔、眼界的EMAX、蚁视科技的蚁视头盔、完美幻镜、VRgate 等。蚁视、3Glasses 和乐相科技是内地早做VR 头盔的公司,它们主要沿袭Oculus Rift 的方案做PC 端的VR设备,不过PC 端的VR 设备涉及到材料、光学、人体工学、仿真、软件等多种技术,内地在这方面与国外还存在一定差距。从企业背景及产品信息来看,目前国内做得比较好的PC 端VR 设备都采用了自己的光学方案,创始人或者技术人员一般都有光学经验或者从事过相关行业,相关产品也有一定的竞争力。以3Glasses 为例,3Glasses目前在售的两款VR 产品分别是3Glasses D1 和3Glasses D2,其新的3Glasses D2 采用了2K 屏幕,内置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磁感应传感器,拥有适合Unity的SDK,出货量近2 万个,甚至绝大部分线下蛋壳体验厅都是用的3Glasses D2。此外,3Glasses 还在今年CES 展上发布了新款虚拟现实头盔Blubur S1,并与知名游戏引擎厂商Epic Games 达成了内容合作。
蚁视也是国内较早从事VR 产品研究和生产的公司之一,其核心竞争力是复眼光学技术,属于实现Magic Leap 效果的不同光学方向。旗下的蚁视头盔拥有1080p 分辨率,具备100°的视场角、9 轴传感器(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磁感应传感器),采用了非球面镜片校正畸变并兼容PC、PS 等游戏终端。此外,蚁视还在今年CES 上推出了第二代VR 头盔Cyclop 和位置追踪系统“全息甲板”,屏幕分辨率提升到了2K,单眼分辨率为1280×1440;采用和Oculus Rift 一样的菲涅尔透镜,视场角为110°。对于国内另一巨头HTC,旗下的HTC Vive 消费者版已经在今年3 月正式开启预订,尽管其售价高达799 美元但仍然销量惊人,在开启预定后的十分钟内就被预订了15000 台,就连Oculus 的CEO Palmer Luckey都对其表示祝贺。
2、 手机端VR 设备
手机端VR 设备也称为手机盒子,就是把手机塞进盒子里进行观看。这类产品因为便宜,所以非常多,但是显示效果较HTC Vive、3Glasses D2 等差了很多。这类设备的代表公司主要包括阿维时代科技(灵镜)、暴风科技、睿悦(Ni bi ru)、Dream VR 等,在国内有一定实力,其产品也卖得比较好的主要是阿维时代科技(灵镜)和暴风科技。
阿维时代科技(灵镜)成立于2014 年初,据介绍,该团队在光学设计、姿态追踪算法、图像算法、系统搭建与底层优化等方面拥有丰富的技术储备。在2015 年上半年推出灵镜小白VR 眼镜盒子时,曾经通过淘宝众筹到300 万,一举打破了国内VR 众筹金额记录。2015 年下半年,通过灵镜小白和灵镜小白1s两款产品占据了国内VR 硬件产品市场占有率前三的位置。暴风科技的VR 眼镜计划则始于2014 年7月,当年9 月1 日,第一代暴风魔镜正式发布,用户可以借助其并通过手机App 实现对手机上视频内容的3D 效果观看。仅仅3 个月后,暴风科技便发布了第二代产品。相比首代产品,暴风魔镜2 新增了瞳距调整及物距调节功能,并采用了树脂镜片和类皮质眼罩。同时,针对散热问题,其还将前盖更改为镂空设计,增大了散热孔,如今暴风魔镜已经迭代到了第四代。
价格千元上下的手机端VR 设备中,只有三星的Gear VR 公认体验效果不错。目前国内大部分厂商推出的此类产品距离三星Gear VR的水平仍然有不小的差距。手机端VR 设备也是国内厂商参与多的类别,除了上述的初创企业、视频网站等,国内的大多数手机厂商也参与了进来。比如联想与蚁视合作研发了乐檬蚁视VR 眼镜;魅族与国内VR 厂商拓视科技Depth-VR 合作推出了手机VR 头显;乐视手机带来了LeVR Cool1;就连老罗的锤子科技也在招聘VR相关的人才。
3. 一体机VR 设备
PC 端VR 设备的沉浸式效果表现很好,不过使用时需要连接计算机并对计算机的硬件配置有一定的要求。而手机端VR 设备的交互不方便,尽管很多厂商通过蓝牙手柄、触摸板、双目摄像头等各种方式为其增加交互功能,但由于手机型号的不同,也达不到统一的完美体验,于是一体机VR 设备便出现了。一体机VR 设备就相当于把手机或者计算机直接固定进VR 盒子里,这种直接把运算能力做到头盔里的方式在国内非常少见,普遍认为其前景不是很明朗。国内此类代表产品主要有第二现实以及Bossnel 头戴式影院。
与国内不同的是,国外厂商AMD 已经联手Solun 合作并推出了一款名为“Sulor Q”的Windows10 系统的VR 一体机式头显。这款设备配备2560×1440 分辨率的OLED 显示屏,采用了AMD 新近发布的 FX- 8800P 处理器,搭配Radeon R7 显卡,据称可以达到主机质量的游戏体验。